(一)重庆铜梁:推动千吨柠檬出口马来西亚首发车启航
近日,重庆市铜梁区高楼镇金靴柠檬基地的千吨柠檬正式启航,踏上了前往马来西亚的旅程,标志着铜梁柠檬产业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也是其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成果。
从柠檬的“出生地”来看,铜梁区高楼金靴柠檬基地坚持生态绿色种植技术研发与应用,严格按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管理,其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还注册了“金靴柠檬”商标,成为“龙乡水土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一员。
即使远销海外,也能追根溯源。据了解,此次出口马来西亚的柠檬是铜梁区首批可追溯农产品,铜梁区农合联依托“农安追溯”,创新推出以物联网探测设备为手段,以农作物实时生长环境数据抓取为基础的“供保宝”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种植基地土壤、肥料、运输等全方位实时监测,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放心。
下一步,铜梁区农合联将继续深耕农业产业链,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助力铜梁农产品在国际舞台绽放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打造西南首家数字商务生态园区 “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落成
11月19日,在市商务委指导下,重庆市网商协会打造的“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在两江新区腾讯西南总部大厦正式揭牌。作为西南首家数字商务生态园区,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将立足西南,辐射全国,促进数字商务领域各资源在渝集聚,进一步推动重庆数字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腾讯集团副总裁蔡光忠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重庆数字内容创新中心落户两江新区,为重庆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载体,腾讯集团将进一步助力数字商务、围绕腾讯生态做好企业的孵化及人才的培养,促进数字商务消费不断释放,推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魏春、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巡府、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海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周舸调研了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作为首个落户“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的企业,北京第一时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头部mcn机构、微信视频号官方服务商。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北京第一时间将联合市网商协会整合教育培训、品牌代运营、产业经纪和达人培育孵化等重点资源,赋能重庆产、重庆造优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重庆数字商务创新中心,重庆第一时间预计可实现平均月度直播间网络零售额超7000万元,年度直播间网络零售额超5亿元目标。截至目前,重庆是“第一时间”在中西部唯一布局的城市。
(三)“四园一港”丨重庆经开区建立“四园一港”产业作战单元 用改革打开新质生产力新赛道
“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揭示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新规律,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根本方向。今年,重庆经开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根据区域空间特色,建立“四园一港”产业作战单元,不断培育推动经济社会产生高质量变革的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新方式、新引擎。
“四园一港”产业作战单元分别为:迎龙创新港(包括大学科技园)、南坪西区产业园、长江绿色创新产业园、先进汽车电子产业园、茶园工业产业园。以先进汽车电子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紧邻长江,与重庆绕城高速、鱼嘴两江大桥相连,与东港码头、果园港相通。“我们围绕全区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汽车电子、节能环保‘3 2’产业布局,结合产业园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决定以长安、赛力斯、上汽等整车基础,招引配套服务企业,推动园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发展汽车电子、智能制造等产业。”该产业园片区负责人介绍。茶园工业园区全力以赴抓招商,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软件信息三大产业方向,分行业组建招商小组,提高招商项目的对接成功率。上市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现四个“倍增”,确保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零突破。园区推动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累计建成5家、5家、25家。实现技改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同样地,迎龙创新港位于重庆经开区核心区,是科技型、创新类企业的聚集地。该区域将重点围绕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等主题,以四链融合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将大力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脑科学与大健康融合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能造峰三项行动。
(四)预计产值2.4亿元,川仪精密智能仪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开工投产
11月18日,川仪精密智能仪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开工投产。
,重庆川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四联集团,由重庆川仪二十二厂改制重组而成,是国内技术领先的精密零件生产制造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主要从事仪表精密零件、光电产品精密小件、汽摩配件、燃气表零件制造以及温度、物位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设计及制造,产品广泛用于光通信产业、医疗器械、汽车、摩托车、电子等行业。川仪精密智能仪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于今年4月26日正式签约,计划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智能仪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租用约6302平方米厂房,建设自动化仪表、精密仪表元件、精密汽摩配小件及光纤通信精密构件生产线。一期达产后产值约2.4亿。项目二期需求用地面积约40亩,川仪精密将整合现有场地及生产线,迁至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内,建设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川仪精密是北碚一家老牌本土企业,场地受限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相关部门在了解该企业扩能增产计划后,联动园区配合,通过服务企业‘直通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从企业签约入驻到项目建成投产仅用了两百余天,创造了北碚产业发展的新速度。”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川仪精密智能仪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与四联集团开启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双方的深度合作为区域产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成为其他合作项目可借鉴的样本。“如今,我们拥有了一个宽敞明亮、现代化的生产基地,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让企业有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我们有信心为客户提供更可靠、更精良的仪表产品。”川仪精密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按照四联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力争用3年时间,调整产品结构,届时销售收入预期能达到2.5亿元。
(五)南充达州组团按下“快进键” 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成势
南充、达州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曾同属川北行署,历来有着深厚的情谊和密切合作。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明确支持南充、达州携手打造成渝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四川东向北向开放高地、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样板。随后,《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推进工业协作发展合作协议》先后出台、签订,两市瞄准2027年gdp总量突破8000亿元的目标,大步迈向全新的未来。组团按下“快进键”,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成势。近一年来,南充达州两地发生了哪些变化?
11月11日,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一期工程举行机械竣工仪式,标志该项目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这是南充工业领域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240亿元。100多公里外,位于达州市宣汉县的普光气田2号增压站日前正式投运,4台高抗硫压缩机组及各系统参数运行平稳,帮助普光气田主体区块日增产天然气150万立方米。“天然气是我们的重要原材料,来自川东北尤其是达州的天然气,将为企业稳产创造有利条件。”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生表示,借力“南达组团”,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将助力南充、达州两地构建川东北乃至中西部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
“以重大项目和标志性产品为引领,南充、达州两地将在能源化工、汽车汽配等领域强强联合。”南充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四川永盈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产业链项目、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等重点项目为牵引,两地还将推动7户企业入选全省首批制造业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
2024-07-21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7-21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05-26
2022-05-18
2022-05-11
2022-05-06
2022-04-29
2022-04-22
2022-04-15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