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前9月,重庆瞄准现代化产业体系、内陆开放高地、新型城镇化等三大领域重点项目提速建设,共完成投资3189.7亿元,持续发挥投资主力军作用。”该负责人表示。
比如,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庆正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数实融合等重点领域集成攻坚,前9月,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1.2亿元,投资进度92.1%,同比增长12.2%。
制造业加快提能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7.1亿元,投资进度93.7%,同比增长23.3%。其中,两江仁宝新一代智能屏显终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一期厂房已完工,开始产线设备安装;重庆高新区12英寸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线一期主体厂房已封顶。
科技创新加快提质增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5亿元,投资进度81%。其中,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南川中石化重庆页岩气生产科研中心总体形象进度分别达到82%、80%,主体工程均已完工。
现代服务业加快提档升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2.5亿元,投资进度89%。其中,合川渭沱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一期总体形象进度达到91%;沙坪坝中交冷链智慧产业园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
数实融合加快育动能,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2亿元,投资进度97.4%。其中,中国移动成渝江南数据中心一期总体形象进度达到85%,正在安装设备;长寿数据存储及开发应用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到75%,持续推进算力平台建设。
(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当前,重庆聚焦铁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机场、公路、港口航运等领域,着力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上述负责人透露,今年1—9月,重庆内陆开放高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0.7亿元。
米字型高铁网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8.6亿元。其中,渝昆高铁川渝段9月正式开通运营,渝万、成渝中线、渝西、成达万等4条高铁加快主体工程施工,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全面进入铺轨阶段。
轨道交通加密成网,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3亿元。其中,15号线二期井口车站顺利实现封顶、张家湾站至大学城北一路站区间进入盾构施工阶段;4号线西延伸段盘溪站至大石坝站区间左线tbm隧道顺利贯通。
交通枢纽加快成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其中,重庆东站交通枢纽推进内外装修收尾施工,渝昆高铁永川南站综合交通枢纽总体形象进度达到90%。
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加快建设,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项目完成投资41.9亿元,第四跑道成功试飞、t3b航站楼主楼屋面和幕墙工程已完工。
公路网络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0.6亿元。其中,武隆至道真高速公路重庆段子母岩特长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永川至璧山高速公路开始路面铺筑。
港口航运服务提能升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4亿元。其中,重庆港主城港区寸滩国际港口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到53.3%,正在开展港机设备安装、上部建筑结构施工;重庆港主城港区黄磏作业区一期工程1号泊位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重庆聚焦城市路桥隧、城市有机更新、能源保障、水安全等领域,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该负责人表示,前9月,重庆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7.8亿元,同比增长9.4%。
城市路桥隧建设日新月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2亿元,投资进度101.4%,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金州大道与星光大道延伸段节点改造项目9月正式通车,快速路四横线茶惠大道总体形象进度过半、达到51.1%。
城市有机更新面貌焕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4.4亿元。其中,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1835个小区、4186.2万平方米,开工率100%,2024年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完成城市危旧房改造5282户。
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提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1.3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石柱火风储一体化试点项目3台风机投产,黄草峡储气库总体形象进度达到96%。
水安全保障进展成效显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0.9亿元。其中,秀山桐梓水库启动大坝主体混凝土浇筑,合川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完成45.6公里管网铺设。
(四)五年再造一个万州工业,去年这两个增速,全市第一
万州坚持龙头带动,去年两家企业产值都破了百亿,金龙铜管连续三年都是中国企业500强,并且排位都在持续上升。九龙万博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建设最快的氧化铝企业,我们生活中的铝和铝合金的上游就是氧化铝。万州坚持创新突破,15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江东机械成功试制航空发动机风扇空心叶片,攻克国外“卡脖子”技术。先导集团全球单体最大金属镓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在即,将为集成电路、光伏发电、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提供重要原材料。万州坚持争先进位,工业投资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工业产值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都位列“全市第一”。
在招商引资方面,万州正在深化产业链招商图谱,深度参与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分工,让更多投资企业“对号入座”。筹建规模达到3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筹办“万商归万”等活动,发布重点产业机会清单,让在外打拼的万州儿女回乡创业、建设家乡搭建舞台。在产业升级上,设立3个亿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把有前景的好企业做大做强。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着力调优产业结构,培育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超过60%。利用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的政策和物流优势,集聚了德康集团等10余家企业,持续把粮油加工产业规模做大、品牌做响。
(五)綦江:做好“三篇文章” 加快建设重庆区域中心城市
綦江,被誉为重庆“南大门”,这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一个工业重地。工业基底厚重的綦江区曾是“西南第一工业强县”,如今拥有全市最大电解铝生产基地,电解铝资源达到34万吨,还有全市唯一专业食品工业园,50多项国家级试点示范。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当地正着力发展轻合金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
綦江区委书记尹国喜表示,将用好铝液这一核心资源,打造500亿级的轻合金材料产业集群。现在重庆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3台装有“綦江造”的零部件,綦江将采取“整机零部件”双提升,推动更多“綦江造”产品进入全市整车龙头企业的供应链。
綦江也是我市的能源基地,拥有156座水库,建设有藻渡水库、蟠龙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水利工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5亿方,年发电量150亿千瓦时。此外,页岩气、石灰石等资源产量都处于全市前列。
(六)6项核心指标已完成3项 重庆园区开发区改革实现任务过半
园区开发区,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主战场,改革来不得半点“花架子”“假把式”。今年上半年,重庆园区开发区改革成效如何?数据最能说明一切。
“园区开发区改革共6项核心指标,其中园区开发区整合为50家、管理机构精简为48个、清晰界定50家园区开发区权责关系3项指标已全面完成。”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对照“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4万亿元”的指标,今年1—5月已实现9945.9亿元、完成分月任务进度的109.3%。
同时,前5月重庆排名前10的园区开发区,产值最高达1829亿元,最低也超过400亿元,加速迈向“千亿级产值园区开发区达到10家”的目标。前5月园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速达14.8%。
园区开发区改革另一个重头戏,是扭转产业发展乏力的困局。
据统计,此前,全市500亿元以上产值园区开发区仅14个,有10个园区开发区总产值规模不足100亿元、3个总产值规模不足10亿元,不少园区看似“架子大”,其实“力量弱”,根本原因在于产业乏力。
全市绝大多数园区开发区有3个以上主导产业,为啥还会乏力?产业多而不精、同质化严重是主要原因。比如,此前的合川南溪工业组团规划了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食品、建材等产业,天顶组团规划了汽摩制造和玻璃产业,网安组团规划了信息技术产业。三大组团产业种类纷繁复杂、彼此交叉,南溪组团和天顶组团在汽摩产业上同质化发展。合川高新区重点锁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和火锅食材两个主导产业,集中火力招商引资、聚焦差异化发展,1—5月合川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完成率超50%。
2024-07-21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7-21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05-26
2022-05-18
2022-05-11
2022-05-06
2022-04-29
2022-04-22
2022-04-15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