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广安靠前布局新赛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年来,广安着力实施产业优化升级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川渝高竹新区签订协议,计划投资50亿元,在川渝高竹新区新建25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就近配套重庆新能源汽车25万辆以上。
时代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落地,是广安靠前布局新赛道、激活发展新动能的一个例证。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绿色化工、先进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8.5%、52.4%。
广安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绿色化工等产业领域,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绿色化工是广安三大优势产业之一。作为全省8个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目前,广安已基本形成以农药、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基础化工等5大板块为主的绿色化工产业,有绿色化工企业34家、在建企业13家,建成了西南地区农药原药品类最多、产值最大的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添动能,传统产业促升级。深藏华蓥山中的玄武岩石“变身”纤维制品,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运用;前锋区一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车间内,一根根羊绒线通过智跑纱嘴,编织出一件件针织衫……今年上半年,广安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户,50户规上企业“智改数转”加快推进。
(二)成都都市圈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万亿元
8月5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31.51亿元,同比增长5.3%。
成都都市圈是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由国家批复发展规划的都市圈。自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成都发挥都市圈“主引擎”作用,与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共绘规划蓝图、共促规划衔接、共抓规划实施,推动区域发展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产业方面,成德眉资四市共同编制了都市圈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链全景图,规划建设天府大道科创走廊、成资协同开放走廊,相向打造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和成资临空经济三大产业带,协同推进新型显示、清洁能源装备等9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产业“蛋糕”越做越大。今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为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了重要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都市圈持续瞄准重大项目主攻方向,在年初就明确本年度要实施158个重大项目,促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产业协同建圈强链、公共服务提质扩面、都市圈绿色低碳四大发展目标。成都还围绕世园会借势赋能举办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邀请德阳、眉山、资阳三市与会深化协同招商,联合发布成都都市圈投资机会清单,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场内场外共签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及顶尖人才团队44个、总投资1329.3亿元,为经济发展增动能、添后劲。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0%。
(三)西部陆海新通道5年跑出“加速度”
新通道,新速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5年以来,平均5天拓展一个新站点。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5日发布数据显示,5年来,通道目的地已从全球166个港口拓展到523个港口。西部陆海新通道,一条具有澎湃活力的国际经济走廊,释放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新动能,创造“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新机遇。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各西部省区市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世界各地。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通道建设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通道已有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3种物流组织方式,目的地从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6个港口,拓展到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23个港口。5年来,班列开行总量超3万列,完成“第一个1万列”用时1461天,完成“第二个1万列”用时487天,完成“第三个1万列”仅402天;2019年至2023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年度货运量分别同比增长50%、45%、54%、32%和21%。5年来,通道货物品类从80余种增加至1150余种,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小家电、食品等数十个大类。
(四)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就现阶段来看,西部地区的探索主要围绕新型工业化、现代化产业集群等重点任务来展开,在2024年地方两会上,西部地区的12个省(区、市)均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各地重点工作,5个省(区、市)均提出布局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6个省(区、市)布局新材料、新型储能材料产业,3个省(区、市)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集群。如云南提出建设“绿电先进制造业”、硅光伏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重庆提出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多个万亿级、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集群;四川提出建设新型显示、航空航天装备、无人机产业集群;贵州布局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业、健康医药产业等,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聚焦煤矿、化工、新材料、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8个重点行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西部地区在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比如,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补链强链,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培育,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围绕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布局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科技、人才、金融政策支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
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西部地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应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持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好利用好各类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自贸试验区等平台,扎实推进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二是自然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风能、光伏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三是经济成本优势。西部地区总体要素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只要加大力度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就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六)西部地区如何统筹好“新”与“旧”的关系
传统产业是推进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不应被简单视作“低端产业”而一味将其退出。大部分西部传统产业依然拥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而且改造升级后还可成为驱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应尽力推进西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化工、资源深加工、农牧业及加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别是通过数字赋能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变革,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传统工艺和装备更新、产品结构优化、全过程清洁生产、经济资源高效利用、产品链逐渐延伸、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在保持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态势。
西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基于各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并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产业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培育新质生产力可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例如,贵州正在通过“富矿精开”不断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贵州矿产资源中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矿产资源产业在开好、用好、发展好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围绕矿产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不断做足矿产业文章,着力推进煤化工、磷化工等集群发展,煤矿规模化智能化、磷矿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水平稳步提升。同时,贵州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高价值开发水平,提高“含绿量”和“含金量”,降低“含碳量”和“含污量”。
2024-07-21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9-08
2024-07-21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13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3-01-06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30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23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16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12-08
2022-05-26
2022-05-18
2022-05-11
2022-05-06
2022-04-29
2022-04-22
2022-04-15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