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动态周刊-金沙1005

 
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动态周刊
来源: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 2024-07-02 | 59 次浏览 | 分享到:

首只成眉同城化基金注册设立

记者623日获悉,首只成眉同城化基金——四川成眉同城化科创股权投资基金于近日正式注册成立。该基金是在四川省同城化办支持下,为深入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打造西部创新创业高地,助力成都都市圈建立健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础体系而成立的。据悉,该基金由成都产业集团下属成都科创投集团和眉山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中心(有限合伙)联合出资设立,规模10亿元,由成都科创投集团全资子公司成都技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管理运营工作。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主投领域与成都、眉山双方重点产业领域联动互通,将更加有效推动相关产业链加速发展,促进成眉两地延链补链强链。基金将积极响应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同城化发展阶段性重点工作,以资本的方式加大对同城化区域内科技创新主体的赋能支持力度,进一步构建全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区域科技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成都研发,全域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格局,助力成都都市圈建立健全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础体系。

 

九龙坡&自贡:各携优势 “成渝氢走廊”上相向而行

如今,每天有数百辆氢能卡车穿梭于成都、重庆以及周边城市,在“成渝氢走廊”上疾驰。抢抓氢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携手打造成渝氢走廊,陆续迎来阶段性进展。来看位于这条走廊上的重庆九龙坡和四川自贡,如何紧紧抓住氢能风口同发力、共答题。

2020年以来,九龙坡围绕氢能头部企业大力招商,招引7个项目,总投资171亿元。  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博世落地,2023112日,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新工厂在陶家投用;  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项目过渡厂房装修完成,已具备年产动力系统2000套、电堆3000套的生产条件;  博世重型电驱桥项目,计划投入1亿元,布局产品研发设备和8条生产线,目前已进行小批量生产,2023年实现产值近4500万元。  去年12月,九龙坡还出台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投资200亿元,打造西部氢谷的目标。

下一步,九龙坡将重点围绕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拓展氢能新技术、新模式的试点示范,加快突破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关联技术,推动技术自主化、产业化。其目标是,到2027年,完成氢能产业优势培育,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渝地区的商业化运营,实现产值200亿元;到2030年,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燃料示范应用区,实现产值400亿元。  2019年积极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的自贡,全力参与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大力支持企业参与氢能多领域应用场景打造。雍翰介绍,去年7月,自贡建成四川首个氢能重卡物流园,12辆氢能重卡投入使用,构筑首条氢能物流示范线,首座加氢综合能源站也将于今年建成。  接下来,自贡将持续聚焦氢能装备制造,突出绿氢电解槽、裂解装备、储运加注主攻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企业培引、园区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力争到2025年签约3户以上氢能装备企业,研发应用3—5套氢能装备,2027年氢能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听西部“双城记” 看今日京津冀

北京和四川分属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国家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担负重要使命。

听西部“双城记”,联通川渝,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渝昆高铁等铁路建设捷报频传;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上船队集结加速,越来越畅的水路,让长江黄金水道的底色越来越亮。四川重庆携手,全力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极聚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跑”。看今日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雄安新区半小时通达,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打造。
听西部“双城记”,川渝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持续完善“岳池原料药合川制剂”产业链条,已落户重庆医药企业7户、成都医药企业44户,2023年实现产值175.6亿元;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长安与宁德时代合作的首款电芯产品在宜宾三江新区正式下线。看今日京津冀,生命健康、电力装备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0多家,占全国12%

 

渝北&广安:川渝高竹新区“试验田”变“丰收田”

621日,站在川渝高竹新区竹苑平台远眺,平台下方的一片空地上,5辆挖掘机在平整土地。这里是时代长安动力电池的选址地,正在进行基础道路建设和场地平整。

该项目刚签订合作协议,预计占地630亩,投资约50亿元,年产能将达到25gwh,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80亿元。可以说,这是川渝产业合作双向赋能、链主共建、成果共享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利用重庆土地资源及长安汽车市场的同时,又享受到四川的优惠水电、天然气,还同步获得川渝高竹新区独有的省市县三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而从新区的前身“高滩工业园”来看,大到投资兴业、拆迁安置,小到水电供给、个人医保,分属川渝两地的企业所享受的政策都不尽相同,行政藩篱曾让招商引资举步维艰。

川渝高竹新区成立后,以“政策高地、价格洼地”吸引企业落地发展,两省市为川渝高竹新区定制30多条“一体化”政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比如,四川瑞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迁至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入驻后运营成本显著降低,订单每年增长10%以上,2023年实现年产值2.2亿元。

得益于政策“一体化”赋能,截至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已入驻201家企业,有89家企业建成投产,培育了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3年规上工业产值达到58.55亿元。

根据规划,到2035年川渝高竹新区建设规模将达到38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达到28万人,完成总投资2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涪陵&内江:擦亮先进材料产业“新名片”

先进材料产业,是川渝携手打造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重庆涪陵,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企业华峰化工的生产线上,白色的己二酸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销往全球。四川内江,刚刚开工的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计划年产等静压石墨坩埚25万只,将用于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

近日,在位于涪陵区的重庆华峰新材料产业园,展厅里展示着己二酸、己二腈、己二胺这三种制备尼龙66(一种热塑性树脂)的原料,以及制备好的呈白色颗粒状尼龙66

以前,己二腈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所掌握。重庆华峰率先攻克了己二腈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己二腈实现国内自产后,重庆华峰乘势而上,打造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己二酸装置,实现己二酸产量全球遥遥领先。

前不久,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签约落地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项目投资额约10亿元,占地约100亩,拟建2条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生产线,年产等静压石墨坩埚25万只。2023年,内江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约644.6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4.3%,涉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玻璃纤维、电池制造等7个行业门类,主要产品有钒钛钢铁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及树脂基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钒新材料等。今年1-4月,内江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约227.5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53.7%

 

川渝一盘棋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步一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参加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的代表们认为,川渝两省市发布的重要成果和下一步打算,让两地融合发展的路径更清晰、成效更明显,未来将继续相互赋能、携手共进,推动双圈建设走深走实。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年,这5年里,川渝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产业协作基础持续巩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川渝两地携手合作取得了新成效,迈上了新台阶。

(川渝两地)产业链的合作更加紧密,协同度更高。规模也在不断增长,应该说整体的竞争力还在不断提升。而且川渝的合作,因为这两地确实是优势互补性很强,双方也是相互取长补短,而且相互协作配套。

推动川渝“破界”合作,毗邻地区先行先试。会前,川渝党政代表团一同前往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参观考察,了解新区规划建设、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情况。

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区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打造。下一步我们将联动四川加力这方面的服务,特别是打通监管上的障碍,真正实行同城化和一体化。

网站地图